农业部前段时间公布了《2019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其中监测范围涵盖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这次文件里主要监测对象除了对“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养殖场”(共计100个)长期定点监测场进行跟踪监测外,每个监测省份还须随机监测至少3个地市,每个地市随机监测至少3家养殖场或屠宰场开展监测。实行定点监测与随机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这次监测计划的内容主要是监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魏氏梭菌、伪结核棒状杆菌和弯曲杆菌等细菌对各种常见或禁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随着养殖业的饲养密度增加和畜牧业集约化的进一步发展,禽畜的各种疾病发生的越来越频繁,而抗生素在对动物疾病的防治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愈加凸显起来。滥用抗生素带来了各种“超标肉”,且它在消灭病菌的同时,也消灭了对动物机体有益的生理性细菌,使动物机体产生了抗药性细菌,长此以往,甚至有可能出现难以抑制的“超级细菌”。
抗生素无疑在动物疾病防治、提高饲料利用率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长时间不合理、不科学的使用,严重威胁了食品安全,在2006年,欧盟成员国全面停止使用抗生素。
国内的养殖环境复杂,整体养殖技术水平低,此次农 业部公布的《2019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是为国内的无抗养殖拉开了序幕,但是无抗养殖在中国还是困难种种,任重而道远。
☆我们都说无抗养殖难,那么究竟难在哪里呢?
养殖场一旦停止使用抗生素,例如丹麦在停用抗生素之初,生猪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了600%,饲料的转化率下降,但就养猪生产成本来说,提高了8%-15%,而中国的规模养殖密度、环境、防疫等条件远远不如欧洲国家,无抗养殖的初期,养殖户的损失能否承担的起?既然不能一刀切,那么我们换种思路,有没有什么能替代抗生素,又不会像抗生素一样负面影响如此大的产品呢?
其实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植物源提取物、生物制品、中草药制剂等或许可以成为抗生素的替代物,其中美素佳、美素佳2号等都是纯天然的植物源提取物,且相对抗生素使用简单,混饮或拌料,无需打针而引起禽畜的应激反应,还有很多如矿物质提取物、生物活性酶、刀豆凝集素等。